趨向淨土的關鍵密碼(上)

/慧淨法師

  各位法師慈悲、各位同學、聽眾,南無阿彌陀佛!

  很高興,也很榮幸,能夠應邀參加圓光佛研所這一期的暑假佛學營。這一期的主題是「趨向淨土,關鍵密碼」,對這個主題我覺得很相應,很想就這個主題談一談,不過,主辦單位希望我談有關念佛三昧的題目,所以我也以這內容,就我所理解的,來跟大家分享。

  首先,關於「趨向淨土,關鍵密碼」這個主題,「趨向」這兩個字,蘊含大乘的精神,也就是迴向,迴轉、趨向的意思。而所謂「淨土」,有彌陀淨土、彌勒淨土、靈山淨土、藥師佛的淨土、阿閦鞞佛的淨土、乃至唯心淨土,不過,一般談到淨土,大多是指極樂淨土。至於趨向、進入極樂淨土的「關鍵密碼」,當然只有一個,也無所謂關鍵、不關鍵,就是「專稱彌陀佛名」。

  我們這個時代是科技時代,講究密碼,進入大廈要有密碼,否則不能通關;進入電梯、房間也都要密碼,我們的金融卡要密碼、存摺要密碼、保險箱更要密碼,我們的電腦、手機也需要密碼。密碼科技發展到現在,不一定需要文字、符號,我們的臉就是密碼,在飛機場要出海關,只要把臉對著查驗機器,自然就能通關。以前從香港要進入大陸,需要一張卡,現在不用,手伸出去就可以了,手掌的指紋就是通關密碼。

  要趨向、進入極樂世界的通關密碼,就是「南無阿彌陀佛」這句名號,只要有這一句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絕對百分之百能夠進入極樂世界。

  剛才講到,迴向是大乘佛教的精神,大乘佛教又分聖道門和淨土門。中國佛教八大宗派,除了淨土宗之外,其他各宗各派,包括天台、華嚴、三論、唯識、禪宗、密宗、律宗等,都屬於聖道門,只有淨土宗屬於淨土門。但不論是聖道門或淨土門,都是以利益眾生為根本目的,以度脫眾生為終極目標。

  佛陀說法,一開始就是四聖諦,也就是大家熟悉的「苦、集、滅、道」。把苦擺在第一位,不是因為佛教喜歡談苦,而是要眾生體認苦的本質,了解苦是一個客觀性的存在事實,從而進一步尋求解脫,離苦得樂。

  苦是果,集是因,追究苦的原因,就是由於無明,無明引起貪瞋癡,招感六道輪迴,要脫離這個苦,必須先斷它的因,斷得了因的話,就能離苦,進入苦滅的境界。這個滅就是涅槃、不生不滅,滅除了貪瞋癡無明,不再生死輪迴,生命永恆存在,不再消失。世間的苦與樂是相對的,涅槃的本性,則沒有相對性,也就是沒有苦也沒有樂,簡而言之,涅槃就是泯卻相對性的大樂。成佛即涅槃,成佛之樂,就叫做涅槃之樂。

  要達到涅槃,必須修道,也就是苦、集、滅、道的道。道有解脫道和菩薩道,兩者固然皆以解脫生死輪迴為目的,不同在於,解脫道是求個人的解脫,而菩薩道則是同時幫助大眾、帶領大眾共同解脫。

  解脫道以出離心為核心,菩薩道以菩提心為核心,不過,菩薩道的菩提心,也必須以出離心為基礎,如果沒有出離心而談菩提心、菩薩行,那等同空中樓閣。所以,不管出家、在家,若是沒有最基本的出離心,就不是真正地學佛。

  從這一點來講,我們就曉得,必須自己解脫,才能帶領大眾一起解脫,自己先離開苦海,才能廣度苦海眾生,如果連自己都還身陷苦海之中,都需要人家來救了,哪有能力救人呢?換句話說,大乘行者,必須先有出離心,完成解脫道的基礎,然後才談得上發菩提心、行菩薩道,否則都是空談。

  所謂菩薩道,就是以人為念、捨己利人,為了使眾生離苦得樂,自己再怎麼樣地犧牲也在所不惜,這就是菩薩道的精神,也是菩提心的展現。因此,為了救度眾生,菩薩必須廣修三學、六度萬行,再將所有的功德迴向給眾生,所以迴向──迴轉、趨向,是很重要的。

  以聖道門來講,有三種迴向,所謂迴向菩提、迴向眾生、迴向實際。首先,迴向菩提是就因果相對來講的,以廣修六度萬行為因,而目的就是要完成菩提,也就是成就佛果。其次,迴向眾生是就自他相對來講的,以自己所修來利益他人,為了他人可以犧牲自己。就如《普賢菩薩行願品》所說:

如來以大悲心為體,因於眾生而起大悲,
因於大悲生菩提心,因菩提心成等正覺。

迴向菩提和迴向眾生,是一體的兩面。

  再者,迴向「實際」是就事理相對來講的,凡有所做,不論四無量心慈悲喜捨、四攝也好、四弘誓願也好、六度萬行也好,都不能執著,不能有人我對待,一切所修,都必須迴向「實際」。「實際」無我相、無人相、無眾生相、無壽者相,也就是空性,利益眾生的同時,沒有我執、法執,這樣才能夠成佛。

  《菩薩瓔珞經》中說,這樣的修行,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,從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,進入初地,到達十地,進入等覺,又進入妙覺,總共五十二個階位。也就是說,所謂的聖道門,必須在娑婆世界發菩提心、行菩薩道,生生世世地修行。試問,這對我們來講,是容易還是困難的呢?

  在佛教中,發菩提心、行菩薩道有一個定義,就是難行能行、難忍能忍、難捨能捨。我們在經典上,尤其是佛陀的本生談,常常看到佛陀為了行菩薩道,為了成等正覺,無量劫來,捨頭目腦髓,布施給眾生,不但有如此的發心,還有相應的行持。然而,眼下社會上貧窮的人那麼多,病苦的人也不少,我們有沒有發心去行菩薩道呢?

  譬如說,現在沒有房子住的人很多,只要是無殼的蝸牛,都得租房子,租金又不一定付得起,可是我們卻還有好幾棟房子在租人家,存摺裡面還有很高額的存款,那不就表示我們發的菩提心是有問題的嗎?為什麼不能奉獻一、兩棟房子給需要的人呢?

  再說,有些病人急需肝臟、腎臟、骨髓、眼角膜,然而我們知道了,為何無動於衷?為何沒有抓緊機會行菩薩道呢?現在的醫學技術相當進步,捐贈器官也不怎麼痛苦,可是我們為何做不到呢?這不就說明我們發的菩提心不真,沒有力量行菩薩道,難捨不能捨、難行不能行、難忍不能忍。

  由此來看,聖道門的修行非常困難,既要難行能行,也要無我執法執,與法性相應。所以淨土宗的一位祖師曇鸞大師,他有一句話對我們很有警惕,他說:

凡夫人天諸善,人天果報,若因若果,皆是顛倒,皆是虛偽,是故名不實功德。

  也就是說,我們雖然發菩提心、行菩薩道,可是所做的一切善行,卻摻雜了貪瞋癡三毒,都和清淨無漏的法性不相應,不論因和果,都是顛倒的,因為顛倒,所以都是虛偽不實的。

  那怎麼辦呢?我們學佛修行,乃是要為眾生犧牲奉獻的,如今卻被煩惱、業力所障礙,不能如實地來發菩提心,也無法實際地去行菩薩行。那就迴向,迴轉、趨向淨土,往生極樂世界。淨土門也屬於大乘,也必須發菩提心,只不過淨土門和聖道門的菩提心不一樣,一個是他力的菩提心,另一個是自力的菩提心。

  淨土門的菩提心就是願生心,願生極樂世界的心,為什麼呢?因為不怕我們沒有發心、沒有力量來行菩薩道,只怕我們不成佛,哪有成佛而不會說法度眾生的呢?再者,不怕我們不能成佛,只怕我們不能往生極樂世界,因為極樂世界是成佛的境界,是涅槃的國度,一旦往生,不但能夠成佛,而且是快速地成佛。

  所以說,我們要曉得有聖道門的菩提心,也有淨土門的菩提心,若再細分的話,各宗各派對菩提心的解釋,也都不一樣。淨土門是大乘,同樣以菩提心為根本,只是它是以願生彌陀淨土,來完成菩提心,來成就菩薩道。

  前面談到,菩提心有分自力和他力,若以聖道門來講,都是自力的菩提心,因為是靠自己發心,靠自己的行菩薩道去完成,這很困難。但是,如果是淨土門的菩提心,那就很容易,因為往生極樂世界,就能夠成佛。

  淨土門的菩提心,也有他力和自力之分,這個就要談到阿彌陀佛的願了。

  我們說「淨宗根源」,「淨宗」就是淨土宗,「根源」就是根本、來源,有根本才會有枝幹花葉,有來源就能源源不絕。淨土宗的根源,來自淨土三經,因為凡是佛教,都必須以經典為依據,所謂「離經一句,等同魔說」,如果離開經典,那就不是佛教了。而淨土三經當中,是以《無量壽經》為根本,以《觀無量壽經》為開展,最後以《阿彌陀經》為結論。

  為何說《無量壽經》是根本經呢?因為唯有《無量壽經》才有談到阿彌陀佛因地法藏菩薩的時候,如何為眾生經過五劫的思維,規劃出四十八大願的藍圖,又如何經過兆載永劫,積植菩薩的無量德行,以至於成佛之後,有阿彌陀佛本身,有莊嚴的極樂世界,也有六字洪名來廣度眾生。阿彌陀佛成佛的因果,以及眾生往生的因果,都宣說在《無量壽經》當中,所以《無量壽經》就是根本經,也可以說,《無量壽經》就是在說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。

  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可以分為三種屬性,一種就是完成阿彌陀佛本身,另一種是完成極樂世界,最後一種則是完成救度眾生的功能。不論是完成阿彌陀佛本身,或是完成清淨莊嚴的極樂世界,目的都是為了救度十方眾生,所以救度十方眾生到極樂世界的這個願,就成了阿彌陀佛本願當中的根本願。

  阿彌陀佛本願當中的根本願有三個,叫做「攝生三願」。「攝」的含義,是現生保護念佛的人,臨終接引他往生,「生」指的就是眾生,其中也含有往生之義。「攝生三願」是哪三個願呢?就是第十八願、第十九願和第二十願。四十八願當中,必須要有能讓十方眾生往生的願,這樣極樂世界、阿彌陀佛才跟我們有關係,否則沒有關係,所以「攝生三願」是本願當中的根本願,其他的願,不論再怎麼樣的殊勝,如果不能讓十方眾生往生,那麼極樂世界的完成、阿彌陀佛的存在,對十方眾生來說,就都沒有意義了。

  這三個願,又分為當機願和結緣願,當機就是對機,意思是這一輩子就能夠往生極樂世界,第十八願、第十九願就是當機願。第二十願是結緣願,結緣願就是已經和阿彌陀佛結過緣了,可是由於種種原因,這輩子沒有往生極樂世界,不過阿彌陀佛大慈大悲,既然已經結了緣,就不可能捨棄他,至少下輩子,或是下下輩子,就讓他也能夠往生極樂世界。

  前面談到淨土門的菩提心有分自力和他力,就是從第十八願和第十九願來劃分的,第十八願就是他力,第十九願就是自力。這兩個願當中,又以第十八願為根本,願文共三十六個字:

設我得佛,十方眾生,至心信樂,欲生我國,乃至十念,若不生者,不取正覺。
唯除五逆,誹謗正法。

  如果拿掉「唯除五逆,誹謗正法」的話,就是二十八個字。

  願文的大意是說,「設我得佛」,那個時候法藏菩薩還沒有成佛,所以他就設定、約定說,我不成佛便罷了,如果我成佛的話,要讓「十方眾生」都能夠「至心信樂,欲生我國,乃至十念」,這裡所說的「十方眾生」,包含就很廣了,聖人凡夫、善人惡人、平生之機、臨終之機、乃至中陰身,甚至畜生道、餓鬼道、地獄道,都含在十方眾生的範圍裡面。

  阿彌陀佛對十方眾生一視同仁,不像我們娑婆世界的凡夫,有聖凡、善惡種種的執著與分別,阿彌陀佛毫無這種心念,在佛心中,無我相、無人相、無眾生相、無壽者相,對十方眾生都一樣地看待,都是他要救度的對象,這就是佛心,否則就還不是佛,就只是凡夫,或是菩薩而已。

  「至心信樂」的至心,就是真心,信樂就是信。凡事要真心,沒有真心,那就是虛情假意,四書《中庸》就說:

誠者,物之終始,不誠無物。是故君子,誠之為貴。

  所以信要真,何況是要往生極樂世界、脫離生死輪迴,將來是要成佛的人,哪可以不真心呢?「欲生我國」就是願生極樂世界的意思,這個願心也要真,而「乃至十念」就是念佛,念佛也要老實、真正地念佛。

  也就是說,「信樂」是「信」,「欲生我國」是「願」,「乃至十念」是「行」,信願行都包含在一句「南無阿彌陀佛」當中。「南無」就是信和願,「阿彌陀佛」就是行,不管我們知不知道信願行的含義,乃至於有沒有信願行,只要專一稱念這句名號,信願行的功能就在裡面了。

  再者,有信的話就會有樂,如果沒有信,就樂不起來。信也有分自力的信和他力的信,自力的信就只是好樂(ㄧㄠˋ),好樂就是喜歡、盼望,能不能得到,還不曉得,要看未來,因此自力的信還沒有樂(ㄌㄜˋ),他力的信才會有樂。如果讀作信樂,快樂的樂,表示他已經擁有了,確定往生的身分了,所以沒有顧慮,可以樂了。

  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,是要我們樂的,也就是要我們相信,只要我們信受彌陀救度,願生彌陀淨土,專稱彌陀名號,那就必生彌陀淨土,為什麼這麼說呢?因為「若不生者,不取正覺」,如果這樣的眾生,不能往生極樂世界,阿彌陀佛就永不成佛,還要再修。那麼,請問各位,阿彌陀佛成佛了沒有?成佛了,那豈不是我們只要信、願、行,就必定往生,否則阿彌陀佛就失約了,打妄語了,這有可能嗎?這是不可能的。

  換句話說,第十八願有三個約定、一個保證:約定我們相信他的救度,約定我們要願生他的淨土,約定我們從今以後專稱他的名號,如果這樣還不能往生,他就不成佛,這就是阿彌陀佛和我們的約定和保證。

  乍看之下,這樣的約定似乎有條件,其實根本算不上是個條件,因為信和願,是我們的一個認識、相信和肯定,並不困難,只差有沒有理解,所謂「理生信解」,有理解就會有信,就會有願。

  至於行,就是念佛,隨每一個人的根機,在不影響原來生活的情形之下念佛,也就是不論何時、何地、何緣、何種根機,就依他的根機去念。一天能念多少就念多少,念佛的心境是清淨的還是雜亂的都無妨,只要有信、有願、有行,阿彌陀佛就知道了,現生就保護他,臨終就接引他,這就是阿彌陀佛第十八願的保證。

  關於「信」,到底是信什麼呢?我們淨土宗的宗旨,第一句就是「信受彌陀救度」,若以蕅溢大師的《彌陀要解》來講,一開始就說有六種信,信因、信果、信自、信他、信事、信理,這六種信,理解都不容易了,何況要信得來。其實,「信」很簡單,就是信受,對彌陀的救度,相信不懷疑、接受不排拒,如果心中懷疑,真的有阿彌陀佛嗎?在浩瀚的宇宙當中,真的有一個極樂世界嗎?那就不是信了。

  再者,雖然相信有極樂世界,有阿彌陀佛的存在,可是不了解極樂世界就是我們的,是阿彌陀佛為我們發願、為我們修行、為我們所建設的,它的所有權狀、使用權狀,都是登記在我們的名下,阿彌陀佛的救度是主動、平等、無條件的,如果不能了解這一點的話,當然也不會接受,如果相信,而且不排拒,這樣的話就是「信」了。

  阿彌陀佛的救度是現成的,是現在式,不是未來式,只要信受彌陀救度的話,就必定往生極樂世界,一個必定往生極樂世界的人,就不會有輪迴之苦,就會有解脫輪迴之樂,這個就是「信樂」。

  至於「欲生我國」,在阿彌陀佛的立場來講,他呼喚我們往生他的極樂世界,所以說「欲生我國」,在我們的立場來講,就是「願生彼國」。淨土宗就是在講阿彌陀佛的呼喚,十劫以來,阿彌陀佛就一直呼喚到現在,不!是從兆載永劫之前,從他發願修行的開始,就已經在呼喚了,從極樂世界呼喚到娑婆世界,一直呼喚到我們圓光佛學院的視聽教室。

  阿彌陀佛呼喚我們的聲音,就是一句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浩浩蕩蕩,充遍在宇宙當中的每一個角落,請問各位聽到了沒?如果聽到的話,等同被阿彌陀佛救到了。聽的進一步就是聞,聞的內涵就是信,如果聞而不信的話,那就是所謂的「聞不具足」。換句話說,具足完整的聞,就會相信,所以我們聽聞阿彌陀佛的呼喚,就涵蓋著相信阿彌陀佛的救度,這樣的話,就已經獲得阿彌陀佛的救度了。

  所以說「願」,也有自力和他力兩種含義,我志願將來成佛,我志願將來成總統,我志願將來成為科學家,這都是自力,單憑一個這樣的願望,現在就已經確定能夠成為總統、科學家了嗎?還不一定,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,如果努力不夠,或者不是這樣的資質,抑或過程中退轉的話,那麼這個願就成為空願了,也就是說,自力的願是不確定的,不能帶來樂。

  那麼他力的願呢?他力的願就是願意,阿彌陀佛要救我們,如果我們願意接受的話,就一定可以往生極樂世界,就可以離苦得樂,這個就是他力。可是,阿彌陀佛呼喚我們已經十劫了,我們卻從來都沒有答應過,尚未點頭,直到現在,阿彌陀佛還在等待我們心中願意、口中答應。

  總之,一句「南無阿彌陀佛」就具足了信願行,今後我們就專一地稱念這句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這樣的話,就可以和阿彌陀佛的願力相應而感應道交,就已是極樂世界的聖眾之一,不再是娑婆世界輪迴的凡夫了。所以印光大師有一句話說:

果能生死心切,信得及,不生一念疑惑之心,
則雖未出娑婆,已非娑婆之久客,未生極樂,即是極樂之嘉賓。

  前面說到,願意往生極樂世界的心,即是菩提心,那麼假設有人念佛,只是為了逃避到極樂世界,或者認為極樂世界「無有眾苦,但受諸樂」,所以想到那邊去享樂,根本沒有菩提心的內涵,這樣也可以嗎?這樣也是可以的,因為只要念佛往生到了淨土,自自然然就會有菩提心,就會成佛,廣度眾生。

  《往生論註》就有一個比喻,不管長江、黃河、或其他的溪水,也不論這些水是清淨的、污濁的,一旦到了大海,就和海水一樣的味道。意思就是說,十方眾生的根機雖然千差萬別,但是只要往生極樂世界,同樣都會發菩提心,都一定會成佛、廣度十方眾生。所以我們淨土宗的宗旨,就是「信受彌陀救度、專稱彌陀佛名、願生彌陀淨土、廣度十方眾生」,這個就是第十八願的內涵。

  在《無量壽經》中,四十八願的每一願,都有它的成就文,第十八願是根本願,其成就文這麼說:

諸有眾生,聞其名號,信心歡喜,乃至一念,至心迴向,願生彼國,即得往生,住不退轉,
唯除五逆,誹謗正法。

  全文總共四十個字,雖然比願文本身還多四個字,可是所用的文字幾乎相同,內涵也都兩兩相對。

  成就文所說的「諸有眾生」,即是願文的「十方眾生」,十方眾生範圍比較廣,十法界當中的九法界,也就是三聖六凡,通通涵蓋在十方眾生當中。如果以「諸有眾生」來講的話,就是指三界六道輪迴的眾生,表示阿彌陀佛雖然聖凡都要接引、救度,但是以凡夫為本,所謂「本為凡夫,兼為聖人」。

  「諸有眾生,聞其名號」,聽到「南無阿彌陀佛」這一句救度我們的名號,「信心歡喜」,願文說「至心信樂」,所以這個樂,就是歡喜;「乃至一念」,願文說「乃至十念」,兩者意義都是一樣的,因為有乃至,所以涵蓋長短、多少,也就是說乃至臨終十念、一念,都能夠往生,並以此顯示,臨終乃至十念、一念都能往生了,何況我們現在就願意接受彌陀的救度,就開始專稱彌陀佛名,是平生的根機,不是臨終的根機,更加能夠往生。

  「至心迴向,願生彼國」,這裡所說的至心迴向和願生彼國,其意義是一樣的,都是乃至一念的內涵,只是在解說與文字的呈現上有前後次序,先說「乃至一念」,然後說「至心迴向」,再說「願生彼國」,其實就是迴轉、趨向、願生極樂世界的意思。若是這樣的話,「即得往生,住不退轉」,當下就獲得往生,而且當下就不退轉了。

  淨土宗是特別法門,其所說的不退轉,和通途法門不一樣,通途法門的不退轉有三種,所謂位不退、行不退、念不退,進入十住就是位不退了,不可能再退回聲聞、緣覺;到了十迴向就行不退,菩薩之行就不退轉了;一旦進入第七地的話,就念不退,起心動念都和真理相呼應。而我們淨土宗的不退轉,是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也就是說,往生極樂世界之後,都是一生補處,不可能再退轉了,直至成佛。

  或許有人會問,雖說乃至一念即得往生住不退轉,可是我們都不是臨終之機,肉體還活在娑婆世界,在我們的內心之中,還有無明、貪瞋癡,這樣能算是不退轉的菩薩嗎?其實,這是就身分來講的,所謂「凡夫菩薩格」,雖然還是凡夫,可是身分卻是菩薩。

  印光大師有一段開示形容得很好,他說:

能於此法深生信心,則雖具縛凡夫,其種性已超二乘之上,
喻如太子墮地,貴壓群臣。

  意思就是說,對於這個法,能夠生起正信的話,就已經不是凡夫了,其身分、位格已經超越聲聞、緣覺二乘人,屬於大乘種性,如同太子一出生,就屬於國王種性,其身分地位的高貴,就已勝過宰相、王宮大臣了。

  換句話說,儘管我們還有煩惱,佛的功能一點都展現不出來,可是我們已經取得極樂聖眾的身分了。這就好比移民加拿大、澳洲或是紐西蘭,如果我們已經合乎條件,就算我們還沒有移民過去,可是手續已經辦好了,簽證也已經通過了,那豈不是我們現在就是那一個國家的國民之一了,只差還沒有起身前往而已。

  同樣地,我們要移民到極樂世界,也得符合移民的條件,阿彌陀佛開出的條件,就只是要我們願意、接受就可以了,可以說毫無條件可言,只要專念阿彌陀佛的名號,就被錄取了,就擁有極樂世界聖眾的身分了,等到我們娑婆業緣一盡,就立刻啟程到那裡,不需要坐飛機自己去,是阿彌陀佛親自率領清淨大海眾菩薩,浩浩蕩蕩地來迎接我們,這叫做「平生業成」,往生大業在平生就已經成就了,而且住不退轉,現在就已經是不退轉菩薩的身分了。

  所以說,在攝生三願當中,第十八願是根本願,是阿彌陀佛把這句名號的功德力迴向給我們,只要我們接受,稱名念佛,將來就必定往生極樂世界,這就是他力的菩提心。第十八願雖然有說至心迴向,但是這種菩提心願,不必迴轉、趨向,這個和靠自己累積功德來迴向,是完全不一樣的,因為自力的菩提心必須要廣修六度萬行,才能有功德迴向,不然的話就沒有功德可用來迴向了。

  隋朝慧遠大師所寫的《大乘義章》,其第九章就說,「真爾悕求,名之為願;挾善趣彼,說為迴向。」也就是說,直接前往的就是願。願,前面講過,有分自力、他力,自力就是一種志願,自己去追求,能不能達到,尚未確定;而願意、接受,那就是我們淨土法門的願,就是「真爾悕求」,直接前往的,純是他力,不是自力。

  至於「挾善趣彼」,那就是明顯地自力迴向,如果沒有東西、沒有功德,如何去迴向呢?相反地,我們這個法門,是接受阿彌陀佛對我們的迴向。所以善導大師說,「但使迴心決定向」,我們是迴轉這個心向著極樂世界,不是迴轉我們所做的功德趨向極樂世界,或者趨向於未來的菩提,不是這樣。

  所以第十八願所說的「至心迴向,願生彼國」,是願的一種迴轉,迴轉、願意接受阿彌陀佛的救度。(待續)

  (2017年7月8日講於圓光佛研所)

發表留言